医学人文讲堂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医学人文讲堂

【北大医学人文讲堂青年学者系列8】Akshay Bhambri:Unraveling Medicine: Exploring the Politics of Knowledge as an Analytical Tool

  2023年12月25日上午,哈佛燕京博士访问学者班亞蒔(Akshay Bhambri)在北京大学藏经阁500导福航第作了题为“Unraveling Medicine: Exploring the Politics of Knowledge as an Analytical Tool”的演讲。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单位约二十位师生参加了讲座。学院陈琦副教授主持了讲座,张大庆教授担任评议人。

 

  

  班亞蒔博士首先介绍了他的博士论文选题——中国和印度医学知识政治的比较,他指出相对于印度,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对传统医学认知体系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这涉及到历史、社会和经济等因素。为回应“中医和阿育吠陀(Ayurveda)在与现代性和全球化的谈判中有着怎样的比较经验”这一核心问题,他先介绍了研究中国和印度传统医学演变的相关文献,引出“知识政治学”框架的定义,即通过分析认识论、国家权力和市场动态,揭示知识与权力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随后,班亞蒔分别介绍了知识在五个关键领域的产生和争论:历史背景、政策制定、政治经济、促进集体行动的公共领域以及有争议的认识论表述。虽然在现代知识体系主导的背景下,传统知识体系在与现代性和主流发展范式的遭遇过程中逐渐陷入边缘化,但当“现有知识系统”(Already Existing Knowledge Systems,AEKS) 在以上五大领域中的形式和转变得到理解时,则它们具备提供实质性替代方案的可能性。

  班亞蒔将该框架应用于分析Dabur公司的发展经历,以此探讨印度阿育吠陀的商业化过程。该公司最初专注于对抗疗法制剂,后来转型生产阿育吠陀药物,并成为该行业的领导者。后又出于多样化、专业化和市场定位考虑,Dabur公司的主要产品从传统阿育吠陀制剂向快速消费品转变。他从知识政治学的分析视角切入,指明Dabur公司的经营战略调整与现代市场演变、消费者动态发展紧密相关。Dabur的案例为印度制药业发展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班亞蒔还指出双盲的随机对照实验方法被证明可应用于经典阿育吠陀疗法与对抗疗法的比较研究中。

  讲座最后,张大庆教授对班亞蒔的分享内容进行了评议。班亞蒔将知识政治学作为分析工具,阐述了印度传统医学的现代化和商品化发展过程。张老师认为当前有必要对同样拥有悠久历史的印度医学史加强研究,尤其应当增进对于印度制药产业发展历程的了解。

  此外,与会师生还就研究对象选取出发点、以传统知识系统作为分析框架的原因、印度年轻人如何看待中国传统医学等问题与班亞蒔进行了深入交流。

  

  (供稿:黄航宇)